2021年6月10日,中国首个海边戏剧节——阿那亚戏剧节盛大开幕,众多巨制特邀剧目轮番开演。我们戏剧表演1901班16名师生团队的《同》和《si》两部原创作品于'候鸟300计划‘完美上演,成为入围的94部作品之一。就让我们看看在“阿那亚戏剧节艺术现场”的过程中,都蕴含着哪些关键词:
阿那亚戏剧节 · 候鸟300
阿那亚戏剧节
首届阿那亚戏剧节于2021年6月10日至20日在河北秦皇岛阿那亚举行。“一半是海水,一半是戏剧” 阿那亚戏剧节倡导壮阔如海的恣意表述,自由如海的诗化表达,在海天之间体会戏剧的无界和豁达。十天的艺术狂欢重磅上演了中外地区25部特邀剧目,共计71场次的演出。
候鸟300
「候鸟300」的存在可以说是阿那亚戏剧节的“X”,代表着无限可能。本次戏剧节总共报名参与作品450组,参与人数1587位,入围94部作品,最终甄别出近五十部作品,总计300位艺术家,即“候鸟300”,而伟德bv1946官网的《同》与《si》两部作品共16人由执委会选拔出参与“候鸟300计划”。
阿那亚戏剧节我们来啦!
阿那亚戏剧节首演 · 《同》
阿那亚戏剧节 ·《同》表演现场
《同》:她们不是特指的某个群体,而是所有的非主流少数群体。她们可以是小众的爱好、小众的职业、小众的学者、小众的特殊群体、甚至小众的性取向群体。她们对于彼此来说,是“同类”……
《同》表演者:李雅文 盛诗怡 唐诗环
海边的戏剧浪潮 · 《si》
阿那亚戏剧节 ·《si》表演现场
《si》:当封闭的沙漠隔绝了人类的文明,黑暗丛林的法则就开始蔓延,人类用仅存的“文明尊严”,去制定严肃的游戏规则来决定他人的生死。人也不再是地球生物链的最高主宰,不再遵循爱与和平的原则,不再信奉团队合作的高尚。离开了法律、道德、文明的约束,人都变成了弱肉强食中的“肉”,物竞天择的“物”,优胜劣汰的“劣”。谁都无法离开这片沙漠,因为他们挣到最后剩下的,也不过是戈尔丁的那只蝎王而已。
李静涛团队 & 300候鸟艺术家团队
与《Fillette小女孩》剧组主创合影
在这座无界艺术之城里,300位艺术家长达12天的大型创作现场,是艺术集体生成的过程,也是一场激荡人心的社会实验。我们师生团队也在其中以惊人的速度繁衍着,别具一格的表演作品有条不紊的诞生于其中,《Fillette小女孩》、《美丽的世界》等原创剧目皆为我们李静涛团队与300候鸟艺术家团队共同合作的果实。
合作戏剧一:《Fillette小女孩》
合作戏剧二:《美丽的世界》—鲁迅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系团队×李静涛团队
海边戏剧大巡游 & 候鸟电台
演员化全妆戴着剧中的状态,手中系着气球,对游客进行宣传
戏剧大巡游 :各个团队浩浩荡荡地出现在园区道路上,向人们宣传着他们的剧目或其他创作。我们的团队也穿着剧服在巡游中向大家宣传我们的剧目,志愿者和游客们也备受感染,纷纷热烈加入,逐步扩大这支游行队伍,所到之处充满欢声笑语。
「候鸟电台」采访:《同》与《si》主创成员,通过电台与听众分享此次在演出过程中的趣事与收获。
候鸟们无惧”野蛮生长“
与在学校演出环境不同,此次作为候鸟300进入阿那亚戏剧节,候鸟们是住在海边现搭的帐篷里,面对暴雨和暴晒,在更为天然的环境下,候鸟们努力栖息。
因为地点的多样性,在演出环境上充满着许多的不确定因素,对候鸟们来说,最先克服的就是要面临户外剧场演出。例如《同》演出的小草坪,《Si》演出海边的沙滩,各种环境因素都会影响着候鸟演出的效果。但对于候鸟们来说,这样的戏剧效果与大自然融合,将环境融入到剧中增添了戏的色彩,获得了现场众多的掌声是对他们最大的肯定。
《si》剧组在海边熟悉表演场地
场地适应,宣传推广...各种幕后准备工作是《同》和《si》剧组在阿那亚戏剧节演出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的。
场地适应:《si》在演出前,沙地凹凸不平会是演员在演出过程中受力不均,在演出前会提前将沙地填平,保证演出效果;《同》在草坪演出时,会准备吸水布,非丙烯颜料,考虑到环保等因素。
宣传推广:《si》在宣传阶段会穿上自己的服装,戴上面具,绑上绳子向路人介绍自己的剧目,在“小黑板”环节开放时,会及时采取新颖的标语及版面设计,吸引驻足的游客;《同》在宣传阶段,演员化全妆戴着剧中的状态,手中系着气球,对游客进行宣传,当游客注意到我们与周围环境的“不同”,从而当观众去了解与关注我们,吸引关注前来观看。
表演者在为表演做戏前热身
小候鸟们身上刻满“勋章”
表演专业 & 戏美专业
戏剧美术设计专业为《si》组制作面具。
道具制作者:17级戏美董畅 邢贵芳
此次的阿那亚戏剧节之旅更是学院一次专业融合的新尝试与新体验。戏剧美术设计专业与表演专业的专业融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戏剧。通过戏美专业来为表演组设计影视道具,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创作能力,更是打破专业壁垒推进教学资源共享的重大工作举措。
戏美林昱老师团队与演员合影
李静涛团队
指导老师:李静涛
去阿那亚的这15个孩子,是幸运的,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戏剧节,我一直说让他们出去看看,看看外面不一样的世界,这次他们出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。看看真正的艺术家们是什么状态,并且如何创作,这很重要。15天里他们很辛苦,但都是值得的。从宣传到各种材料的制备再到服化道最后一步才是演出,环环相扣,每一个环节都要事无巨细。他们不仅出演自己的两个作品,还积极的参与到其他作品的创作中,他们感受着一个作品的诞生。这次的戏剧节一定会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的意义。
候鸟翱翔处,戏剧闪耀时
戏剧作品《同》再次入围
第十二届北京南锣鼓巷戏剧节
即将于8月份在北京演出
预祝候鸟们演出顺利飞向更大的舞台